2014世界杯决赛_国足进过世界杯吗 - hntink.com

关于国产冷却液的深度研报(2024年) **——政策驱动+技术突破,国产替代加速渗透**

来源:雪球App,作者: 不会炒股的富哥,(https://xueqiu.com/7629894571/326531159)

一、行业概览:冷却液是液冷技术的“血液”液冷技术是AI数据中心、超算中心等高密度算力场景的刚需,而冷却液作为热量传递介质,其性能直接决定散热效率和系统可靠性。

分类:根据技术路线,冷却液分为:冷板式液冷液:水基冷却液(去离子水+添加剂)、乙二醇溶液等;浸没式液冷液:矿物油、硅油、氟化液(单相/两相);喷淋式液冷液:绝缘氟化液(如3M Novec)。

核心指标:导热率、绝缘性、化学稳定性、环保性、成本。

二、市场规模与驱动因素1. 全球市场2023年全球数据中心冷却液市场规模约15亿美元,预计2027年达45亿美元(CAGR 25%),其中氟化液占比超60%(IDC数据)。

国际巨头垄断:3M(Novec系列)、科慕(Vertrel)、壳牌(Immersion Cooling Fluid)占据80%以上份额。

2. 国内市场2023年中国冷却液市场规模约20亿元,2025年有望突破60亿元,国产化率从10%提升至30%(中国信通院)。

驱动逻辑:政策强制:“东数西算”要求数据中心PUE<1.25,液冷渗透率从10%→30%(2025);算力需求:大模型训练单集群功耗超10MW,传统风冷无法满足;国产替代:中美科技脱钩下,氟化液等“卡脖子”材料亟需自主可控。

三、国产冷却液技术突破与核心企业1. 氟化液:高端市场攻坚主力技术壁垒:需满足高绝缘、低黏度、无腐蚀性,合成与纯化工艺复杂。

国产进展:巨化股份:国内唯一量产氢氟醚(HFE)企业,产品性能接近3M Novec 7100,已用于华为浸没式液冷项目;润禾材料:研发氟化液替代方案,与中科院合作开发两相浸没冷却液;中欣氟材:布局电子级氟化液,下游客户包括中科曙光、阿里云。

2. 水基与油基冷却液:中低端替代先行水基冷却液:代表企业:富瑞特装(去离子水+防腐剂方案)、高澜股份;场景:冷板式液冷,成本低但散热效率受限(PUE 1.2-1.3)。

矿物油/硅油:代表企业:中国石油(昆仑系列冷却油)、统一石化;痛点:黏度高、运维复杂,多用于单相浸没式试验场景。

3. 国产替代核心瓶颈材料纯度:电子级氟化液纯度需达99.99%,国产产品稳定性待验证;

成本劣势:国产氟化液价格比3M高20%-30%,规模化生产后有望下降。

四、政策与产业链协同1. 政策支持双碳战略:冷却液节能属性纳入《绿色数据中心技术目录》;

国产化采购:党政、央企数据中心优先采购国产冷却液(2024年试点)。

2. 产业链协同案例华为+巨化股份:联合开发浸没式氟化液,用于华为云乌兰察布数据中心;

中科曙光+中欣氟材:定制硅立方液冷集群专用冷却液;

东数西算节点:宁夏、成渝枢纽要求新建数据中心液冷比例超40%。

五、核心企业对比与投资逻辑

投资逻辑短期看替代空间:冷板式水基冷却液国产化率已超50%,氟化液替代3M是核心增量;

长期看技术突破:两相浸没式氟化液若量产,毛利率可达60%以上(当前3M毛利率70%);

绑定大客户:与华为、曙光等头部厂商合作的企业更具订单确定性。

六、风险提示技术风险:氟化液纯度与长期可靠性仍需验证;

价格战:3M可能降价压制国产厂商;

政策波动:数据中心能效标准执行力度不及预期。

七、未来展望2024-2025年:冷板式水基冷却液主导市场,氟化液在超算中心批量应用;

2026-2030年:两相浸没式氟化液成本下降,国产化率突破50%;

终极场景:冷却液与AI智算集群深度绑定,成为“算力基建”核心耗材。

数据来源:IDC、中国信通院、巨化股份年报、行业访谈(2024年7月更新)(注: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如需进一步细化某家企业或技术路径,可提供定制化分析。

数据为AI核对,不作为投资建议

哈啰24小时人工客服电话 ( 哈啰客服24小时人工电话 )
小象S卡EV多少钱?最低售价17.68万起,性价比大揭秘
2025-06-16 00:16:3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