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物界,食色性也可是最佳的生存法则。世界上存在着这样的一种生物,它们吃饭不积极,甚至连交配繁殖都不积极,洞螈算得上是世界上最懒的生物了。为什么这么懒的它们,7年才交配一次,至今却还没有灭绝呢?
洞螈洞螈是当今世界上长得最像中国人描述的“龙”,因此也被称为小龙。它们主要生活在阿尔卑斯山脉下的地下水层当中,这里有着大片由石灰石构成的地下岩洞。
洞螈的通体是白色的,鳃的位置呈现出鲜红色,体型较小,一般只有30厘米左右的样子。由于长期生活在黑暗当中,它们的视力也开始不断退化,在它们小的时候还长着眼睛,长大之后眼睛就逐渐隐藏到皮下方去了。和生活在黑暗中的动物都差不多,洞螈的眼睛是看不见的。
这样特殊的生活环境,导致了洞螈的生活方式也令人非常震惊。如果有人趴在池子上看乌龟游泳的话,会发现它们懒懒的,半天才会划水一次。洞螈可比这些乌龟懒多了。科学家发现,在洞穴里最为活跃的洞螈,在230天里一共就移动了38米。正常情况下,一只洞螈每年只会移动4.8米,有的甚至可以坚持常年一步都不动。
生存之道洞螈这么懒,为什么还没有灭绝呢?恰恰相反,这正是洞螈的生存之道。洞螈常年生活在暗无天日的地下洞穴当中,这里的食物相当之匮乏。我们知道,在阳光照射的水面上,多少还会有浮游生物和微生物进行光合作用从而产生一些食物,但是对于黑暗的洞穴环境来说,能量是相当匮乏的,洞螈只能依靠水源的流动所带来的能量。
由于能量非常稀缺,所以节约能量对于它们来说就成了生存的头等大事。处于静止的状态能够减少能量的需求,对于洞螈来说,消耗的能量越低,存活的概率越大,所以几年不进食对于洞螈来说也算不上稀奇的事情。
此外,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洞螈并没有其他的竞争对手和天敌,所以它们也完全不需要进化出躲避天敌的能力。多方的条件导致洞螈越懒越好。看到这里我留下了羡慕的眼泪。
虽然资源比较匮乏,但是这样一个较为封闭的生活空间同样意味着稳定。所以千百万年来,洞螈只要适应了这个地方的生存规则,那么它们就能够很好地存活下来。
洞螈虽然还是摆脱不了生存繁殖这一关,但是它们绝对算得上是最为克制的生物之一了。当它们发育成熟之后,它们会开始寻找配偶。这也是它们生命中难得的运动了,平均来看,大多数洞螈的6-7年才会交配一次,有的个体甚至12年才交配一次。
生存危机交配的周期长对于洞螈个体来说确实是节约了很多生存的能量,但是同时对种群的生存也带来了新的危机。我们知道当一个物种的交配繁殖比较频繁的时候,它们的基因对环境的适应性也会更强,才足以抵御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
交配周期太长,导致种群基因的更迭速度被极大地受限了,无法与外部的环境变化相匹配,物种灭绝的风险确实也被大大提高了。洞螈生存对水质的要求非常之高,一旦水受到污染,一个洞穴的洞螈可能就被一锅端掉了。也由于基因变化的速度太慢,一点点微小的环境变化就会让洞螈的生活越来越难过。
当然了,在几乎静止的条件下生活,洞螈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长寿。这也正是为什么那么多科学家对洞螈感兴趣的原因了。
关注麦克斯韦妖妖灵,带你了解最新最有趣的科学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