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剧照)
慈禧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有三个原因。
一、慈禧是个权力欲很强的人,再加上当时她并未考虑到自己会死。所以她为了把权力牢牢抓在手中,只可能立一个小孩子做皇帝,这样她就能继续垂帘听政。
二、载沣之所以得慈禧重用,是因为载沣很乖,听话。说明白点,就是天生的打工仔,执行能力不错,但领导能力不行。这一点,从他后来处理袁世凯的问题就能看出来。所以慈禧认为他做国家决策者是不合适的。
三、载沣是醇亲王奕譞的儿子。奕譞本来有7子,夭折了3个,还剩载湉、载沣、载洵和载涛。其中载湉4岁时被过继给咸丰,成为光绪帝;载洵被过继给瑞郡王奕志的后人;载涛又被过继给钟郡王奕诒,所以载沣就成了奕譞这一支的独子。如果把载沣再过继给咸丰(也可以说过继给慈禧),奕譞这一支就没有后人了。奕譞曾在慈禧政变中有功,慈禧怎么也不可能干出让他绝后的事,所以载沣就没有机会成为合法的帝位候选人了。
不过,虽说慈禧并没有选载沣为继承人。但是,慈禧选定溥仪后,几个小时后就去世了。那时候,溥仪年幼,隆裕太后仁弱,正是夺权篡位的好机会,为何载沣没有直接夺权篡位呢?
(载沣剧照)
我认为载沣之所以不直接做皇帝,也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载沣不是个有政治野心的人。
他理想的是“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那种生活。所以当他辞职后,他很高兴地对家人说,我终于可以回家抱孩子了。
另据溥仪在《我的前半生》里,也说过载沣虽然拥有国家最高权力,但他是个老实人,和他的祖父一样,是把权力看得很淡的人。
二、载沣没有必要篡位。
他已经掌管了军政大权,溥仪又是他亲儿子,将来溥仪亲政后,他顺理成章就是太上皇了。
三、载沣是个顾虑很多的人。
载沣做摄政王后,认识到手握北洋军军权的袁世凯,对自己独掌大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再加上光绪之死,袁世凯脱不了干系。所以为了巩固权力,也为了给光绪报仇,载沣打算杀掉袁世凯。
但他左思右想,还是找来奕劻和张之洞等人商量。
奕劻就说了一句,杀了袁世凯,北洋军造反怎么办?就让载沣吓住了。最后只是撤了袁世凯的职,让他回家洗了睡。
这个事做得极不漂亮。袁世凯这人若不杀,就不要闹得大家都知道。知道了又不杀,等于放虎归山,再想让他忠于清王朝,那是不可能的。
四、载沣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
辛亥革命爆发后,北洋军明里暗里不听从载沣调遣。眼看各地纷纷独立,清王朝岌岌可危。无奈的载沣,只得任命袁世凯为掌管军政大权的总理大臣,并解散了他一手创建起来的皇族内阁,辞去了摄政王职务。
载沣但凡有一点私心,他大不了抱着和清王朝同归于尽的心也要满足私欲的话,也依然可以疯狂一回。不过他有自知之明,深知自己在政治上能力实在平庸,又说话容易结巴,哪里能做皇帝呢!
所以,不管如何,载沣从没有想过做皇帝这事。
(参考史料:《我的前半生》《晚清宫廷生活见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