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世界杯决赛_国足进过世界杯吗 - hntink.com

【敦煌石窟】隋-244窟:三世佛大型彩塑,绘塑结合【高清大图】

本窟最鲜明、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其窟形、塑像、壁画方面,有着上承早期下启唐宋的重要作用。洞窟中已没有了中心塔柱,采用了覆斗形制;塑像基本已成比例, 不象隋朝的头大体长腿短;四壁壁画没有了千佛,代之以简单的说法图来装饰;四壁上部的飞天也由早期的「V」字形向「一」字形转变,变得较为舒展、自由。

此窟先后经五代、西夏改画,甬道两壁有五代画曹议金、曹元德供养像。

主室覆斗藻井顶,四披画千佛,边缘画条形联珠纹,藻井尚存画出的十字梁架与部分斗拱,垂角帷幔铺于四披。壁面不开龛,沿南、西、北壁墙脚凿出马蹄形(或曰“凹”字形)低坛(佛床),坛上倚壁面塑三铺佛像,为大型彩塑三世佛。

主室平面为6.3平方米,室内实际只有约4平方米的空间,但由于没有佛龛的限制,塑像高达3.5米左右,再加上佛坛高度,总高可达4米。塑像皆双目下垂,微微俯视。人们在这样一个紧凑空间内仰视,可以感受到佛菩萨的神圣、庄严又可以亲近、仰慕的氛围。

1.1隋-244窟西壁-释迦佛一铺(左)+北壁-弥勒菩萨一铺(右)【1289x939】

(▲提醒:看大图的方式——用鼠标在图片上拖拽一下)

西壁,居中释迦佛塑像在须弥座上结跏趺坐,背后塑出背光,绘火焰化佛图案;两侧迦叶居左、阿难居右,二菩萨胁侍,一铺塑像共五身。壁面上沿画飞天及天宫栏墙绕窟室一周。栏墙下壁画分上下三段。西壁上段背光两侧说法图各一铺,均作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中下段均画在塑像之间填补空白,两侧共画佛弟子六身、供养菩萨二身及供养童子二身。供养菩萨手捧莲花火焰珠胡跪供养。供养童子穿犊鼻裤,持花供养,颇带童子稚气。主尊坐下八面须弥座的五面经西夏重绘菩萨五身。

1.1隋-244窟西壁-释迦佛一铺+北壁-弥勒菩萨一铺(右)【1776x1255】【大图】

(▲提醒:看大图的方式——用鼠标在图片上拖拽一下,下图也是同样看法▼)

1.2隋-244窟西壁-释迦佛一铺【1243x1326】

西壁,释迦佛一铺

释迦头生螺髻,披袈裟,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两侧有弟子阿难、迦叶及胁侍菩萨,弟子的袈裟和菩萨的衣裙绘制细密。造型已具初唐的造像特征。

释迦背后塑出背光,绘火焰化佛图案。佛像所坐的八面须弥座,其中五面绘菩萨五身(经西夏重绘)。

1.2隋-244窟西壁-释迦佛一铺【小图】【600x480】

1.2隋-244窟西壁-释迦佛一铺1:身后壁画:佛弟子【991x1600】

中下段均画在塑像之间填补空白,两侧共画佛弟子六身、供养菩萨二身及供养童子二身。

1.2隋-244窟西壁-释迦佛一铺1:身后壁画:供养菩萨【992x1600】

上图:供养菩萨手捧莲花火焰珠胡跪供养。

下图:供养童子穿犊鼻裤,持花供养,颇带童子稚气。

1.2隋-244窟西壁-释迦佛一铺1身后壁画:化生童子【961x1600】

1.2隋-244窟西壁-释迦佛一铺2:阿难、佛【1245x1600】

(▲提醒:看大图的方式——用鼠标在图片上拖拽一下,下图也是同样看法▼)

上图赏析:西壁南侧,弟子阿难

阿难侍立佛旁,穿田相袈裟,袈裟上绘有山水纹,衣纹线概括而流畅。

1.2隋-244窟西壁-释迦佛一铺3:佛、迦叶【1221x1600】

上图赏析:西壁北侧,弟子迦叶

迦叶身着田相袈裟,皱纹密布,两腮瘦削,下颌突出,面相苍劲严肃,与阿难形成鲜明对比。

1.2隋-244窟西壁-释迦佛一铺3:胁侍菩萨之一【1209x1660】

(▲提醒:看大图的方式——用鼠标在图片上拖拽一下)

1.3.1隋-244窟-北壁-弥勒菩萨配饰【临摹】(出自《中国敦煌历代装饰图案》p221)

1.3.1隋-244窟-北壁-弥勒菩萨三尊【799x1077】

上图与下图赏析:

三尊彩塑的覆膊衣上绘菱形图案,内有狮或凤。两侧胁侍菩萨的长裙为灵性织锦纹,中间主尊菩萨的长裙为间色织锦纹。

1.3.2隋-244窟-北壁-弥勒菩萨三尊【1248x1650】

(▲提醒:看大图的方式——用鼠标在图片上拖拽一下,下图也是同样看法)

1.3.3隋-244窟-北壁-弥勒菩萨三尊【1245x1400】

1.3.3隋-244窟-北壁-弥勒菩萨之左胁侍菩萨【650x1154】

上图赏析:北壁东侧,左胁侍菩萨

弥勒的左胁侍菩萨,戴宝珠冠,曲眉细眼,肌肤白皙。略带曲线美的身形,显现出初唐早期的造型特征。

菩萨微微下视,似与弥勒菩萨一样在体味人间诸般苦难。以刻绘相结合的手法表现头发,以石青色点描两眉和胡须,以白色表现肌肤,使造像有一种高贵和超凡脱俗的感觉。

▼上图这位菩萨的首饰(临摹图案):

1.3.3隋-244窟-北壁-弥勒菩萨之左胁侍菩萨彩塑佩饰【临摹】(出自《中国敦煌历代装饰图案》p220)

1.3.4隋-244窟-北壁-弥勒菩萨之左胁侍菩萨身后壁画:供养菩萨【1487x2684】【大图】

(▲提醒:看大图的方式——用鼠标在图片上拖拽一下)

这位菩萨,绘于北壁弥勒菩萨与左胁侍菩萨之间的壁面上,右手下垂执披巾,左手上抬捧供品。胸前垂有十字花形的璎珞。其衣冠服饰、人物造型均与塑像相同(上图右边是彩塑,能看到彩塑上的服饰,十分美丽!)

下图是壁面上这位小菩萨的特写:

1.3.4隋-244窟-北壁-弥勒菩萨之左胁侍菩萨身后壁画:供养菩萨特写【690x1275】

1.3.5隋-244窟-北壁-弥勒菩萨之左胁侍菩萨及身后壁画【641x936】

上图右边中排几幅说法图赏析:

彩塑身后壁面,绘有几排说法图,画面布局大致为:佛陀居中说法,施无畏印,结跏趺坐,座位或为八角须弥座、或为莲花座;两侧侍立弟子和菩萨,手持莲花、经卷等。佛陀上方华盖,旁有双树,枝繁叶茂,青翠鲜丽。构图严谨,画面精致细腻,设色纯厚朴实,清新明朗。

1.3.5隋-244窟-北壁-弥勒菩萨之左胁侍菩萨身后壁画:佛说法图(下排)【1976x1670】【超大图】

(▲提醒:看大图的方式——用鼠标在图片上拖拽一下)

1.3.5隋-244窟-北壁-弥勒菩萨之左胁侍菩萨身后壁画:说法图2(中排)【611x650】

上图佛陀头顶的华盖(临摹图)▼:

1.3.5隋-244窟-北壁-弥勒菩萨之左胁侍菩萨身后壁画:中排说法图华盖【临摹】出自《中国敦煌历代装饰图案p143

1.3.5隋-244窟-北壁-弥勒菩萨之左胁侍菩萨身后壁画:说法图2(中排)左:原壁画;右:反色处理【1080x594】

1.3.5隋-244窟-北壁-弥勒菩萨之左胁侍菩萨与身后壁画:说法图两组(中排与下排)【650x1154】

1.4隋-244窟南壁-过去佛迦叶佛一铺、左右胁侍菩萨【364x515】

上图赏析:南壁,过去佛迦叶佛一铺

过去佛迦叶佛着田相袈裟,立于莲台上。袈裟边缘施以花叶,头光中心画出莲花,花叶饱满,外饰千佛带。胁侍菩萨两笔残缺,天衣长垂于脚的两侧。

迦叶佛的右胁侍菩萨(画面左边),面形长圆,端庄清秀。项饰塑得细致简洁,在胸前形成优美的弧线。塑像虽然有残损,但仍不失为一尊优雅的作品。

下图:迦叶佛腿部两侧壁面,各绘有一身小小的胡跪供养菩萨:

1.4隋-244窟南壁-过去佛迦叶佛之身后壁画:供养菩萨1【969x1600】

上图:这位小菩萨,胡跪于莲座上,双手捧莲花宝珠供养。裸上身,肩披巾,下束裙,面容丰润,造型圆润流畅,手势描绘给人以轻盈的感觉。设色较为简淡。

1.4隋-244窟南壁-过去佛迦叶佛之左胁侍菩萨【639x923】

1.4隋-244窟南壁-过去佛迦叶佛之左胁侍菩萨与迦叶佛(侧面)【374x984】

在此窟的四面墙壁上画出了以佛为主体的说法图,这种壁画题材,在莫高窟早期洞窟中是比较多见的,只是这个时期说法图的数量比早期大大增加,同一窟内从一幅增加到了几幅、十几幅。这个洞窟的小型说法图,同千佛一样,起到装饰洞窟的作用,但说法图和千佛图是不一样的,千佛图的千佛,千人一面,除了颜色有区别,形象是没有区别的。洞窟内说法图中的坐佛,不仅面相不同,袈裟样式也不同,每幅说法图中的菩萨形象更为生动丰富,千姿百态,他们身姿窈窕,面目清秀,神情温婉,其身姿手势,所持物件都不相同。

还有一个更大的不同是佛头顶上的华盖也不相同,华盖与伞的形制与功能有些近似,在世俗中通常作为显示帝王和贵人身份地位的仪仗物。在佛国世界里,佛头上高悬华盖,可以表现佛的高贵和庄严。这个洞窟的说法图分为上、中、下三段,共计27幅,但是每幅说法图中,佛陀头上高悬华盖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这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画师丰富的构思和高超的绘画技艺。

有专家认为这个洞窟的说法图是表现过去诸佛树下说法的画面。比较特殊的是在东壁北侧的佛说法图,佛、菩萨的两侧有天王,右天王双龙缠身。头戴二龙头和宝珠装饰的宝冠,左天王为象头。还有南壁中层东侧佛树下说法图的主尊,左脚下垂作半跏坐,左右两胁侍菩萨的两侧,画一只脚略抬起,手持金刚杵的金刚力士,这两幅图象与大多数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组成的五尊像说法图不相同,这里似有某种其他含义。

1.5隋-244窟东壁北侧-壁面说法图1【2248x2313】【超大图】

(▲提醒:看大图的方式——用鼠标在图片上拖拽一下)

上图为:东壁北侧壁面所绘说法图之一,

这幅说法图中出现了两个特殊形象:

最左边一位:菩萨形象,一手托火焰宝珠,一手提净瓶,头光上生有双龙,龙身交缠于全身(缠绕于腰部、双腿,龙尾位于脚踝处);

最右边一位:象头人身、头戴日月冠的毗那夜迦。

此图是隋末唐初兴起的众多说法相中惟一的一幅。

1.5隋-244窟东壁北侧-壁面说法图1特写1【460x1724】

上图:

最左边一位:菩萨形象,一手托火焰宝珠,一手提净瓶,头光上生有双龙,龙身交缠于全身(缠绕于腰部、双腿,龙尾位于脚踝处);

下图:

最右边一位:象头人身、头戴日月冠的毗那夜迦。

1.5隋-244窟东壁北侧-壁面说法图1特写2【460x1485】

1.5隋-244窟东壁北侧-壁面说法图1之华盖【临摹】(出自《中国敦煌历代装饰图案》p143)

1.5隋-244窟东壁北侧-壁面说法图1之窟内景【749x857】

1.5隋-244窟东壁上部-壁面说法图2【3000x1747】【超大图】

(▲提醒:看大图的方式——用鼠标在图片上拖拽一下)

【本文图片与文字解说,部分参考资料:】

《中国敦煌壁画全集04.敦煌隋代》(段文杰,樊锦诗主编;中国敦煌壁画全集编辑委员会编)

《中国敦煌壁画全集05.敦煌初唐》(段文杰,樊锦诗主编;中国敦煌壁画全集编辑委员会编)

(说明:244窟有两幅图——“1.5隋-244窟东壁北侧-壁面说法图1”以及本文最后一幅图“1.5隋-244窟东壁上部-壁面说法图2”被放置于此系列专著的“初唐”部分)

------------------------------------------------------------------------------------------------------

【延伸阅读】

隋朝另有一种“三龛殿堂窟”:

【敦煌石窟】隋-420窟【1】三龛殿堂窟:绘塑结合,内容精彩【高清大图】

(隋代更多窟的详文,见本文开头处的链接——“隋-目录索引篇”)

说明:本系列连载——【敦煌石窟】(各朝代、各窟的详细图文,高清大图),

▼北朝各窟,目录索引:

【敦煌石窟】北朝概述与目录【附:敦煌壁画“人物黑眼圈”涉及的西域晕染】

▼敦煌各窟,所有连载文章,总目录索引:

【敦煌石窟】连载,目录索引(可链接到每一篇)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vivo带着世界杯酷炫大片来啦!
神鬼传奇新手1
2025-05-03 19:49: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