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含油层系多,油藏埋深跨度大; 经历多期构造运动,断裂发育,构造复杂;储层类型多,物性变化大,非均质严重,储层岩性以正常沉积的各种类型的砂岩为主;受多期构造、多种沉积、多种储层岩性影响,辽河盆地油藏类型多样,油气富集程度差异大,深度变化大;油品类型多,原油物性变化大。有凝析油、稀油、普通稠油、特稠油、超稠油和高凝油;稠油埋藏普遍较深。
分类
盆地可以分为沉积盆地、内流盆地、克拉通盆地和信封盆地。
[补充]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边缘的高山山麓地带,许多地方受高山冰雪融水的滋润,形成一连串小块绿洲,是新疆主要的农牧业区。其中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处在古代“丝绸之路”上,是沟通亚欧大陆的一段“绿色通道”。
四川盆地在地质史上是一个大湖盆,后来由于湖水外泄、下切,形成了三峡。
成都平原,是岷江的冲积扇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物产富饶,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八大盆地
中国有八个十分有名的盆地,分别为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准噶尔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等,面积都在10万平方千米以上。
四川盆地
人们用“巴山蜀水”、“天府之国”、“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来描述四川。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四川盆地。
先来看一幅四川盆地地形图,
四川盆地地处我国西南部,四川盆地位于四川省和重庆市境内,我们知道,盆地都是四周高,中间低,我们可看到,四川盆地西临青藏高原,南有云贵高原,东有巫山山脉,北有大巴山山脉、秦岭、岷山。可见,四川盆地四周被山地和高原环绕,而内部则是平原和低山丘陵。正因为四川盆地被山地和高原环绕,所以古代进出四川盆地都很困难,
才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称呼。北纬30度和东经105度从四川盆地穿过,四川盆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降水丰富。盆地北面山脉阻挡了冬季风南下,受冬季风或寒潮影响很小,使得盆地内部冬季气温较纬度相当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高。这里全年多云雾、少日照、多夜雨。金沙江在宜宾接纳岷江后始称为长江,长江在四川l盆地中还接纳了嘉陵江、乌江等多条河流,长江干流水量大增。
四川盆地东部大巴山、巫山、大娄山界内属古代巴国地域,以山地丘陵为主;盆地西部以成都平原为中心属古代蜀国地域,主要河流大都从这里经过汇入长江。故历史上习惯把四川盆地的山水称为“巴山蜀水”。
四川盆地东部大巴山、巫山、大娄山界内属古代巴国地域,以山地丘陵为主;盆地西部以成都平原为中心属古代蜀国地域,主要河流大都从这里经过汇入长江。故历史上习惯把四川盆地的山水称为“巴山蜀水”。
我们来概括下,四川盆地自然环境的特征,如下
前面说到,四川盆地有得天独厚的湿热条件,有的地方种植农作物可以一年三熟。
在四川盆地西部有成都平原,平原上土地肥沃、农业发达、物产丰富,被誉为“天府之国”,是我国重要的粮食、油料、生猪的生产基地。你知道成都平原是怎么变化的吗?
两千多年前,每当岷江洪水近泛滥,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一遇旱灾,又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自从秦国蜀郡的李冰父子建成都江堰后便消除了水患,并发挥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从此,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才成为“天府之国”。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且仍然还在使用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联合国确定其为世界文化遗产。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且仍然还在使用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联合国确定其为世界文化遗产。
四川盆地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物产,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多姿多彩的巴蜀文化,
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旅游文化资源的主要源泉,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
目前,四川盆地内已有九寨沟、黄龙、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熊猫栖息地、重庆大足石刻等六处风景名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四周环绕的山地,曾阻碍了四川盆地与周边的地域联系,故引来古人叹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现在情况又如何了呢?再来看一幅地图,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改变“蜀道难”的局面,兴建了成渝、宝成、成昆、川黔、襄渝等铁路干线,修建了包括大量高速公路在内的一系列公路。成都、重庆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又使传统的长江航运条件大为改善。
要想富,先修路,水陆空多种交通运输的建设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四川盆地的经济发展与城乡建设,使之成为中国新兴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之一。以重庆和成都为中心的成渝经济区成为中国西部经济最发达的区域。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成渝经济区劳动 力资源丰富,有完整的交通体系,农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水资源、矿产资源、天然气、森林资源均位居全国前列。
2011年国务院批准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成渝经济区将建成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中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
以下是本节知识结构图
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东西长1400千米,南北宽550千米,总面积53万平方千米。这是一个四周为高山环绕的内陆盆地,海拔高度在800-1300米之间,地势西高东低。
塔里木盆地是大型封闭性山间盆地,地质构造上是周围被许多深大断裂所限制的稳定地块,盆地地势西高东低,微向北倾。旧罗布泊湖面高程780米,是盆地最低点。塔里木河位置偏于盆地北缘,水向东流。
盆地地貌呈环状分布,边缘是与山地连接的砾石戈壁,中心是辽阔沙漠,边缘和沙漠间是冲积扇和冲积平原,并有绿洲分布。塔里木河以南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沙漠,位居世界第2位的流动沙漠。
塔里木盆地属于暖温带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温9~11℃,无霜期超过200天。自然灾害主要是风沙和干热风,以东北风和西北风为主,盆地边缘沙丘南移现象严重。
盆地水分主要来自西风气流,盆地降水稀少,盆地本身无法形成径流,较大河流有南部的叶尔羌、克孜勒、盖孜、和田、克里雅等河,北部的阿克苏、台兰、渭干、库车及开都(下游称孔雀)等河。盆地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河床、渠道及田间渗漏,地下水动储量为110~148亿立方米。
塔里木盆地的三大奇观
1、壮美的“野马之河”——塔里木河
塔里木河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河,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由西向东流淌,全长约2200公里。塔里木河的部分河段没有固定河床,河道分散穿插,蜿蜒曲折,被人们形容为“脱缰的野马”。塔克拉玛干还是“胡杨的家园”。严酷的沙漠和顽强的胡杨在千百年的时间里彼此对视和角力,形成了壮丽的景观。近年来,由于塔里木河下游经常断流,胡杨林的生存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2、沙海中的跨海大桥——沙漠公路
塔里木沙漠公路是目前世界上在流动沙漠中修建的最长的公路。南北贯穿塔里木盆地,全长522公里。沿途风景壮美,除了大片胡杨林,还有黄龙闹海般的沙丘群,其“鳞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给人以无限遐想。从空中看,沙漠公路像一条游弋于茫茫沙海的黑色长龙。为了防止道路被流沙吞噬,人们采取了各种防护措施,形成了阻、固、输、导、控的防沙体系,沙地上以芦苇草方格固沙,并竖立由尼龙网、芦苇排建造的阻沙栅栏,如千里锁链,牢牢缚住了强悍的黄色巨龙。
3、塔里木盆地中的新宝藏——塔中沙漠油田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含油气沉积盆地。目前已探明油气资源总量约为160亿吨油当量,被地质学家称为21世纪中国石油战略接替地区。塔里木油田1989年建成投产后,逐渐成为中国西部的能源经济中心。原油产量不断增长,天然气产量也从2004年的约14亿立方米猛增至2009年的181亿立方米,成为“西气东输”工程的主力气源之一。
准噶尔盆地
准噶尔盆地位于西北为准噶尔界山,东北为阿尔泰山,南部为北天山,是一个略呈三角形的封闭式内陆盆地,东西长700千米,南北宽370千米,面积38万平方千米。盆地腹部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面积占盆地总面积的36.9%。中国第二大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及西部诸山间,呈不等边三角形。东西长1120千米,南北最宽处约800千米。面积约38万平方千米,海拔500~1000米(盆地西南部的艾比湖湖面海拔仅190米),东高西低。
准噶尔盆地风景(20张)盆地西部有高达2000米的山岭,多缺口,西北风吹入盆地,冬季气候寒冷,雨雪丰富。盆地边缘为山麓绿洲,日平均气温大于10℃的温暖期约140~170天,栽培作物多一年一熟,盛产棉花、小麦。盆地中部为广阔草原和沙漠(库尔班通古特沙漠),部分为灌木及草本植物覆盖,主要为南北走向的垄岗式固定、半固定沙丘,南缘为蜂窝状沙丘。盆地南缘冲积扇平原广阔,是新垦农业区。发源于山地的河流,受冰川和融雪水补给,水量变化稳定,农业用水保证率高。除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外,玛纳斯、乌伦古等内陆河多流注盆地,潴为湖泊(如玛纳斯湖、乌伦古湖等)。北部的阿尔泰山区盛产黄金。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盆地,大约位于45°N,85°E。东北为阿尔泰山,西部为准噶尔西部山地,南为天山山脉。盆地呈三角形,面积约380,000平方公里。盆地一般海拔400公尺左右,东高(约1,000公尺〔3,300尺〕)西低。
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境内,天山山脉和阿尔泰山脉之间,平面形态南宽北窄,略呈三角形,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根据航磁等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准噶尔盆地具有双基底结构:下部为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上部为晚海西期(泥盆~早中石炭世)的褶皱基底。
人文风貌(12张)中国第二大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及西部诸山间。呈不等边三角形。东西长1120千米,南北最宽处约800千米。面积约38万平方千米,海拔500~1000米(盆地西南部的艾比湖湖面海拔仅190米),东高西低。
准噶尔盆地除了有大面积的沙漠、戈壁滩、盐碱滩之外,盆地四周还有星罗棋布的绿洲围绕,以及无数奇特的地文景观。
从乌鲁木齐出发,向西走G312国道,转G217国道,再向东接G216国道回到乌鲁木齐,这是一条环游准噶尔盆地的完整环线。沿线有乌尔禾的胡杨林及雅丹地貌“魔鬼城”、额尔齐斯河的五彩滩和金色河岸、乌伦古湖的芦苇和野鸟、卡拉麦里山有蹄类动物保护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的火烧山和五彩城,以及东部将军戈壁的“地史博物馆”---奇台硅化木和恐龙国家地质公园、木垒原始胡杨林。
在准噶尔盆地,雅丹地貌特别出众,面积大,分布广,且形状和色彩极其丰富。雅丹地貌是对极端干旱区经过亿万年风蚀而形成的地貌的统称。尤以“魔鬼城”具代表性,“魔鬼城”那些被风蚀的土丘高低错落,造型千奇百怪,恐怖怪诞,像一座庞大的古城堡群,“城堡”的砂岩和泥岩在夕阳的照耀下,呈褚红、灰绿、褐黄等颜色,诡秘多变。
人文景观准噶尔盆地有众多绿洲,绿洲里生活了哈萨克族、蒙古族等多个少数民族,他们的游牧生活以及他们的民族文化风俗,亦是人文景观的亮点。
在盆地中还有一道特别的人文景观就是---克拉玛依百里油田及火烧山油田景观。
当今随着新疆旅游事业的发展,盆地中众多的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围绕盆地的探险旅游线路是沟通火烧山温泉、五彩城、魔鬼城、玛瑙滩、石树沟、恐龙沟、石钱滩的一条聚观光、探险、狩猎、科学考察为一体的综合性线路。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内部植物生长较好, 沙丘上广泛分布着以白梭梭、梭梭、嵩属、蛇麻黄和多种一年生植物为主的小乔木沙质荒漠植被。植被覆盖度在固定沙丘上可达40~50%,半固定沙丘上也在15~25%之间,它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是优良的冬季牧场。沙漠内部的沙丘形态主要是树枝状沙垄,一般高度为10~50米不等。沙垄的排列明显地受着风向的影响,有着地区上的差异:沙漠西部多作西北—东南走向;广大沙漠的中部和北部,大致作南北走向;沙漠东部转为西北西—东南东走向。在沙漠的西南部还分布有固定和半固定的沙垄蜂窝状沙丘和蜂窝状沙丘。流动沙丘主要在沙漠东北部的阿克库姆和沙漠东南部霍景涅里辛沙带的最东端,多属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在准噶尔盆地的乌苏精河,及西北部额尔齐斯河南北两侧的布尔津、哈巴河和吉木乃,还有小片沙漠。额尔齐斯河南北两侧的沙漠,多分布在山麓洪积倾斜台地和山前起伏的山麓斜坡上。大片裸露的流动沙丘,主要是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一般高10~20米。个别高者可达50~100米。在天山山地的伊犁河谷中,也分布有流动的沙丘链和固定的灌丛沙堆。
奇台魔鬼城
奇台魔鬼城位于准噶尔盆地东部的将军戈壁上,出奇台县城向北行200多公里才能到达。据说它距县城的直线距里仅有100多公里。在地理上,它和乌尔禾魔鬼城处于同一纬度上,都属于典型的雅丹地貌。由奇台县城向北行几十公里,便是一望无际的将军戈壁。传说古代有位将军,率军追讨匪徒,不幸在戈壁上迷了路,结果粮断水绝,全军尽丧于此,所以这片戈壁便由此而得名。后来人们在将军殉难的地方建了一座庙宇,取名"将军庙"。而今将军庙已经倒塌,然而它却作为一个地名而被流传下来,成为通往中蒙边界的必经之路。由此向魔鬼城只有40多公里。
乌尔禾魔鬼城
又称乌尔禾风城。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佳木河下游乌尔禾矿区。有一处独特的风蚀地貌,形状怪异、当地人蒙古人将此城称为“苏鲁木哈克”,哈萨克人称为“沙依坦克尔西”,意为魔鬼城。在荒凉的原野上耸起无数座城堡,形状诡异;走进城堡群中,却是一座座奇形怪状的方形山的,高不过百米。多数山的都是四面壁立,只有极少数可以攀上去。这魔鬼城竟是重重叠叠浩瀚一片,方圆有30平方公里。蜂窝状巨石密布的阔依塔什怪石沟这条怪石林立的山沟长20多公里,怪石群分布面积100平方公里。这类岩石在地理学上称为风蚀石。远眺风城,就像中世纪欧洲的一座大城堡。大大小小的城堡林立,高高低低参差错落。千百万年来,由于风雨剥蚀,地面形成深浅不一的沟壑,裸露的石层被狂风雕琢得奇形怪状:有的呲牙咧嘴,状如怪兽;有的危台高耸,垛蝶分明,形似古堡;这里似亭台楼阁,檐顶宛然;那里象宏伟宫殿,傲然挺立。真是千姿百态,令人浮想联翩。在起伏的山坡地上,布满着血红、湛蓝、洁白、橙黄的各色石子,宛如魔女遗珠,更增添了几许神秘色彩。风城地处风口,四季多风。每当风起,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怪影迷离。如箭的气流在怪石山匠间穿梭回旋,发出尖厉的声音,如狼嗥虎啸,鬼哭神号,若在月光惨淡的夜晚,四周肃索,情形更为恐怖。
五彩城
五彩湾又叫五彩城, 在额尔齐斯河谷,常常看到风蚀地貌,河岸形成状态怪异的石群,色彩呈浓艳的土黄和土红色,表层又浮现洁白半透明的石英砾石。五彩湾人们用来泛指在东准噶尔许多色彩鲜艳的风蚀地。准噶尔东南广大沙漠地带,在地史上是个巨大的古湖盆区,所不同的是,这里的湖相岩层是五彩缤纷的,被风蚀后便呈现另类面貌的魔鬼城。这一大片城,由深红、赭红、青、绿、黄、灰、黑、白等多种色相的泥页岩构成,长期的风化剥蚀和流水冲刷之下,被切割成一座座孤立的小的,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却酷似麦垛子:有的则万变不离其城,似城堡、楼台或建筑物的残垣。地面上零星散布着晶莹的玛瑙石,有时还可以看到古生物化石和硅化木。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将军戈壁
将军戈壁是一个十分神奇而又迷人的地方,它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这里的天空蓝得让你心醉神怡,这里的空气新鲜得让你不忍呼吸。那如烈焰腾空的是火烧山;那如红毡铺地的是红柳的火阵;那绿意如春的是梭梭林。更让你赏心悦目的是如梦如幻的海市蜃楼,那简直就是一派仙境。远远望去,一泓春水,微波荡漾,沙丘小树点缀其间,幻化成亭台楼阁,虚无飘渺,偶见身影闪动,如闲云野鹤,好不诱人。传说不年将军就是受海市蜃楼的诱惑才误入迷途。另外,亚洲最大的硅化木群,轰动全国的恐龙沟,被称为化石之库的石钱滩都在这里,和魔鬼城并称将军戈壁“四大奇迹”。
硅化木
硅化木又称树化石, 准葛尔盆地形成于侏罗纪时期,它是大约一亿两千万年前的树,乔木被意外深埋地下,由于洪水冲刷裹带,成片的树木逐渐为泥土,沙石和火山灰所埋藏,几经地质变迁,又经过了漫长的替代质换,石化过程后被外力抛至地表,经风沙长期磨蚀抛光的木质细胞二氧化硅填充和代替后给溶于水中的铁,锰氧化物染上黄,红,紫,黑和浅灰颜色,就成了今天五彩斑斓,镶金叠玉的树化石,其分为硅化,铁化,钙化和玛瑙,玉质等种类,它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钙质的多呈黄色,白色氧化铁的呈暗红色或深棕色,含硅质的呈黑色。另外还有通体光润近乎玛瑙质,碧玉质的其中以有枝芽,瘤节,虫蛀状,木纹年轮清晰者为上品。硅化木群最具规模的,位于准噶尔盆地南部中心区奇台县将军戈壁深处的石树沟,即奇台魔鬼城和森林化石群。在3.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发现了世界罕见的上千棵古化石森林,距今1亿年以上。崭新的216线国道穿越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
柴达木盆地
青海的西北干旱区就是指柴达木盆地。广义的柴达木盆地应该包括盆地西北部的阿尔金山和青海北部的祁连山西部,还应该包括青海湖南部的茶卡盆地和共和县所在的共和盆地。之所以把这些地方划到柴达木盆地中,主要是因为它们都处于干旱区,降雨稀少,因而呈现出一派荒漠景观。
柴达木盆地一直有“聚宝盆”之称。这主要指的是盆地中有许多盐湖,盐湖除了能生产食用盐——氯化钠外,还蕴藏了大量的农业生产所需的化肥——氯化钾。盐湖中还有一些稀有的金属,如能生产电池的锂等。
柴达木盆地
平坦、辽阔、干旱、苍凉、寂静、荒芜……这就是柴达木的景色给人的感受。远处的山是低山,干燥、剥蚀严重,从山上剥蚀下来的物质又被极少的降水从山里冲下来,形成了这广阔的倾斜的山前冲积平原,仅仅是在山脚下因那珍稀的少量的水的滋润,才出现了这一丛丛植被。因为有了这些植被,画面才获得了生机和美感。
格尔木河:荒漠中的母亲河
柴达木盆地南缘矗立着雄伟的昆仑山脉。从昆仑山中的雪峰下流出来的格尔木河是柴达木盆地的第二大河。它发源于昆仑山脉博卡雷克塔格山刚欠查鲁玛山,源头海拔5692米。格尔木河是以冰川积雪融水补给为主,兼有降水、地下水补给类型的河流,河水量丰富且较稳定。从源头至格尔木水文站,干流长378.5公里,年总径流量7.55亿立方米。在荒漠中,正是格尔木的河水哺育出绿色和生命。格尔木河畔诞生了青海第二大城市格尔木。
柴达木盆地中还蕴藏了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早在唐代史书中就有了柴达木盆地中生活的古人使用石油的记载。柴达木石油的开采在20世纪50年代已轰轰烈烈地展开。但由于找油的理论和技术没有突破,一些已开发的油田逐渐资源枯竭,在柴达木盆地的冷湖一带,你能看到一些废弃的城镇,那就是早期的石油开发者建立的。如今柴达木的石油开发又出现了转机,随着石油勘探理论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在柴达木不断找到新的石油资源。柴达木石油开发的“第二春”来临了。
察尔汗盐湖的贡献:农民急需的钾肥堆积成山
察尔汗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的中南部,“察尔汗”蒙古语的意思即“盐泽”。察尔汗盐湖总面积5856平方公里,这里蕴含着丰富的食盐、钾、镁,储量超过死海和美国的大盐湖。中国钾肥的主要产地就在察尔汗盐湖区。照片中堆积如山的白色物品就是农民视若珍宝的钾肥,这里是青海盐湖集团年产百万吨的钾盐公司的货场。
风的杰作:中国最大的雅丹地貌区
近些年来,雅丹作为一种景观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人们开始把雅丹当作一种美景欣赏。在青海的柴达木盆地,有着中国规模最大的雅丹群。在柴达木的西北角拍下的这张照片,让我们看到了柴达木盆地中雅丹地貌的风采。倾斜的地层,在风的剥蚀下,形成了独特的单面山,断崖下则是风道,风吹出的一道道线条像一条条高速路一样消失在远方。一辆越野车开进了这寂静无人的世界,车辙好像是一个问号,在问,为什么这里的一切如此神秘和奇特。
马头琴诉说着柴达木蒙古族的悠久历史
历史上蒙古族曾经统治青海很久。从蒙古高原下来的蒙古游牧民族给青海这块土地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从许多山名、湖名、地名中就可以看出,蒙古族也是青海境内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这张照片拍摄于柴达木盆地北缘德令哈市附近的克鲁克湖边。住蒙古包,拉马头琴,蒙古文化显现出了与汉、藏文化鲜明不同的一面。
如果说,盐、钾肥是白色的财富、石油是黑色的财富,那么黄色是指什么呢?黄色是指风沙、是指柴达木无边无际的荒漠和荒漠中的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这里的风吹出了规模巨大的雅丹地貌群,它们千姿百态,在旷野中沉默,给人以强烈的美的震撼。这里的雅丹群无疑将成为珍贵的旅游资源,吸引探秘者前来体会柴达木盆地中风的魅力。
【热门考区】四大高原/盆地、三大平原/丘陵等区域地理知识总结,速看!
【要点整理】2020高考地理常考区域——四川盆地知识点汇总
【玩转地理】如果塔里木盆地变成一个特级湖泊会怎么样?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 综合自各地理公众号等,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 欢迎大家转载分享收藏点赞在看留言,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产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