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婚博会广州冬季展的一份数据显示,2018 年广州市的新人把一半的婚礼钱用在了婚宴上。
而 2019 年的秋季上海婚博会交易金额也同样印证了这一点——交易额最高的一项就是酒席。
事实上,酒席在中国人整套结婚流程中的支出占比一直都居高不下。
根据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符国群等人的研究,1980 年代到如今,中国人的婚宴规模从平均的 14 桌增长到了 36 桌,是过去的约 2.6 倍。而单桌酒席费用增长得更快,按不变价格计算,1980 年代每桌是 64 元,2010 年代达到了 263 元,增长 3 倍多。
在上文的豆瓣提问中,大家分享的婚礼账单里,酒席也常常是大头:
备婚备到人崩溃
婚礼麻烦之处在于,它不是烧钱就能完全解决的。
在“怎么办婚礼才能赚钱”这个问题下面,有人劝提问者别作太大期待:“不一定赚钱不说,累都累坏了。”
这一定是参与过婚礼准备的人,有由衷的体会。
备婚的环节有多复杂?微博婚礼博主 @小犀婚礼手帐 整理了一张备婚流程表,提供给新人参考。
这张备婚流程表可谓是满满当当,跨度更是达到了一整年。
为什么婚礼要筹备这么久?
因为酒店宴席、婚礼策划这些不提早定就没了。比如对婚礼效果影响极大的四大金刚(司仪、跟妆师、摄影师、摄像师),一般要至少提前半年预约,如果婚礼是在五一、国庆这样的结婚高峰期,可能要更早预订。
这份调查报告同时解释了为什么会有 1/3 的新人备婚时间这么仓促,第一大理由就是年轻人工作太忙了,工作都处理不过来,哪还有时间顾婚礼呢。
但这些备婚时间短的人大可不必羡慕那些准备了一年多的人,因为这个过程实在是太折磨人了。
婚礼为谁而办
然而,当马拉松式的备婚终于结束,新人终于办完了婚礼,却很有可能发现,自己虽然花了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却并没有得到一场欢欢喜喜的婚礼。
根据中国青年报等机构的调查,受访者中有 72% 的人对自己的婚礼不满意。为什么费心费力办,反而吃力不讨好呢?
原因可能就出在费心费力上。
有不少新娘都提到结婚当天要凌晨四五点就起来,开始化妆换衣准备接亲仪式;而结婚仪式结束后,又要迅速换装补妆,接着开始一桌桌的弯腰敬酒。
而除了太赶、太累之外,最容易让新娘感到不满的地方就是本应属于自己的婚礼,却老是被人指手画脚。
有新娘这么解释婚礼令她堵心的原因:“我爸爸不出钱又不出力,还嫌弃我们办得不好。什么都想要最好的,攀比心很重,他说档次要高,不然他在亲戚朋友面前丢脸。”
做父亲的,不为女儿的婚礼出钱出力,这样的事肯定不会是多数, 但面子的确是很多父母希望自己子女的婚礼大操大办的原因所在。
新人婚礼办得劳累,来宾的份子钱交得痛心, 唯一稳赚不赔的,恐怕就只剩下婚庆公司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