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世界杯决赛_国足进过世界杯吗 - hntink.com

是真是假

“野人”都是传说,未曾有人见过

“身高2米以上、全身红棕毛发、直立行走,抓住人会大笑不止……”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神农架就一直流传着有关“野人”的神秘传说。和北美洲的“大脚怪”、中国西藏地区的“雪人”一样,“神农架野人”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探险家和游客深入丛林进行探险。

1959年,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科研人员,在西藏获得一根长16厘米的“雪人”毛发,经鉴定,其结构与猩猩、棕熊和牦牛的毛发有明显区别。

1980年,中科院不再参与野人考察项目,转交给中科院湖北省分院继续进行。随后,该院在神农架发现了大量奇异动物的脚印和毛发,经鉴定明显区别与人和其他已知动物。

1986年,复旦大学校长华中一教授用质子活化分析,确定“野人”毛发中的微量元素,得出“这一种动物很特殊、不同于任何已知动物”的结论。

2003年,奇异珍稀动物专业委员会获得高质量的可疑毛发后,将其送到国家林业总局野生动植物鉴定中心。主持研究的张伟院士称,对该毛发进行的遗传物质“线粒体”鉴定分析显示,其结果非常接近“人”的线粒体。

原中科院古人类所研究员、现北京自然博物馆研究员周国兴,有40多年研究人类学的经历。此前,他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他考察过国内几乎所有传出“野人”消息的地方,结果表明,目击到的“野人”多是熊或猴子。

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研究员冯祚健也反复强调,“一定要有证据”、“哪怕没有活体,有骨架也可以”、“如果有,为什么找不到?”

无论“野人”存在与否,它能被世界所关注,就是因为它身上可能隐藏着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奥秘。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人类的进化过程是一个由古猿、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到现代人的完整排列。

然而,在600万年人科演变的历史中,直立人之前的人科化石很少,以化石材料复原人类早期形态及行为特征相当困难,而“野人”是现存与人类趋同进化的“活化石”,借鉴“”野人“的研究,有可能复原、再现早期人类的某些性状和社会形态。

然而,截至目前,人们对于”野人“的研究仍然限于道听途说。事实也许正如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研究员冯祚健问的那样:“如果有,为什么找不到?”

野人是否存在学术界早就盖棺定论

“中国科学院根本就没有以单位的名义组织过任何一次有关‘神农架野人’的科考活动,不光如此,还多次对一些寻找野人的活动邀请予以拒绝。那些曾经参加过相关考察的专家,都是自己去的,并不代表中科院。”中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汪松表示,其实,神农架是否存在野人的争论,学术界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盖棺定论。

1999年1月12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在北京召开了有动物、生态、生命、历史、古生物等学科权威人士参加的研讨会,最后的结论就是,专家断言,神农架不存在“野人”,而林业部也首次正式对外宣布:神农架没有“野人”。

湖北武汉大学环境资源学院胡鸿兴教授,于1999年创建了武汉大学神农架及长江流域生态考察队,从那时开始,每年都会带20多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到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探险,从低海拔到高海拔,从南边一直到西边,定点对保护区的所有脊椎动物进行调查研究,可以说对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的几乎每一种生物,都非常熟悉。

“但是,在十多年的探险过程中,我们探险队从来就没有在神农架保护区发现过‘野人’的脚印、毛发,更别说看到野人的踪迹了。”胡鸿兴说:“略有野外科考常识的人都知道,要在一片原始森林里发现一根毛发简直就像大海捞针。即使偶然发现,神农架的森林覆盖率高,动物也比较多,很多动物经过同一个地方的时候,都可能使得毛发落在那里。很多所谓的‘野人’毛发,经切片扫描后鉴定,均与有蹄类动物毛发一致,其实是一种当地常见的有蹄动物的毛。”

一个种群的存在,最重要的是有它的生存空间和食物来源。就这个问题,胡鸿兴教授表示:“如果有野人存在的话,那他的活动空间也该很大,但是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已经没有人迹罕至的地方了,再偏僻、再险峻的地方都有人到达,野人根本就没有生存的空间。”此外,从猿到人的过渡时期,在几百万年以前就已结束,因此,过渡时期的古猿也早已绝灭。

汪松和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冯祚健都指出,不仅是中国,就是全世界范围来看,都不存在“野人”这一物种。

消费“野人”只为商业利益

针对湖北省神农架的一些单位推出所谓神农架“野人”探险旅游的计划,鼓动人们到神农架寻找“野人”一事,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技委员会邀请了我国知名的动物、古生物、生命、生态和历史学的科技专家,召开了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座谈会。与会者一致不赞成以商业炒作方式,大规模组织“野人”探险“揭迷”活动。通过商业炒作,无序地组织万人大军进入自然保护区进行的所谓“探险”旅游,其结果只能是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是与保护自然、探索自然的科学考察相违背的。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人类学家王善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进山考察:“没有收神农架林区的一分钱,更谈不上为当地旅游炒作”。

而有知情人士透露,2010年7月,神农架林区发布了某村民发现“野人”毛发的消息,巧的是,几天后,神农架的旅游宣传推介会便在北京举行。此后专家鉴定、民间科考启动、全球招募队员等一系列新闻便见诸报端,前来采访的记者络绎不绝。而承担此次“野人”科考的湖北野人考察研究会,其副会长罗宝生即是神农架林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网上还流传着一个名为《欢迎国内外有关部门和有识之士加盟湖北省野人考察研究会和神农架科考探险活动》的帖子。帖子透露,该研究会要和加入者合作拍摄神农架科考、探险影视片,出版系列图书,合建神农架探险基地、中国野人科考博物馆、中国长寿健身基地等,将神农架“野人”科考打造成为英国“尼斯湖怪”世界名牌一样的品牌。种种巧合,让人不得不怀疑:这次该组织高调宣布重启神农架“野人”科考,很有可能是神农架发展旅游的一种炒作。

旅游已成为神农架的经济命脉,“神农探野人”是早已成为当地一条精品旅游线路。旅游也是时下神农架居民的生命线。神农架地处偏僻,真正吸引游客的地方,一是原始森林,二就在于它的神秘,“野人”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一块金色招牌。神农架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陈光坤曾透露,他们正在广泛搜集有关“野人”的故事、传说、目击者,准备以“野人传说”的名义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湖北旅游,神秘的‘野人’是很多游客的兴奋点!”宜昌某旅行社的经理向媒体表示,他们10年前就开通了神农架旅游线路,如今已形成较成熟的神农架旅游框架,而此线路的业务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在接待游客的时候,导游经常把“野人”当作一个极大的卖点向游客推介。

方媛:从18线小网红逆袭拿下天王,她的故事有多传奇
煮蛋器要煮多久,方法是怎样的?
2025-05-21 21:00:41

友情链接